首先我想引用毛焕宇说过的一句话诠释一下这个问题:他说“他相信通过电池材料技术、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,锂电池的安全问题能够最终解决”。
一、电池材料技术
1、首要我比较推崇隔膜的一些改进,聚合物改性隔膜和无机有机聚合物改性隔膜,不管是后处理还是制程处理,都能够显著的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,尤其是电池的滥用安全性能。比如:德固赛获得专利的创新性产品SEPARION®隔膜使汽车工程师们梦想成真。这是一种经过陶瓷浸渍涂层的以PET聚合物为基体的材料,具有相应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。在生产中,德固赛使用由氧化铝、氧化锆和氧化硅组成的特殊混合物高柔性聚合物无纺布,从而制造出可弯曲的隔离膜;Asahi Kasei Inorganic-blended separator (日本旭化成无机混合隔膜),此隔膜的空孔率在提高到50~70%的同时,还将电阻降低到了以往产品的一半。(以上这些资料我在小木虫内均有共享的,有兴趣可以看看)但是这些改进能够正式投入使用的都是一些国外的企业和研究院所,中国在这方面还要大力加强研究力度。
2、正负极材料,这一方面的话做的事情比较多,研究的人也不少,大多都停留在表面包覆改性,掺杂等上面,不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,但是实际上能够发挥很大作用的寥寥无几了。要彻底改善这些害的从源头开发新的高安全性能材料着手。这方面在日本和美国做的比较多,比如美国阿贡实验室,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,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等。
3、电解液,对于现有的液体电解液只要考虑开发温度稳定范围宽、导电率好的锂盐,如M公司研究HQ-115,即二-(三氟甲磺酰)亚胺锂电解液盐,另一方面就是开发出电化学窗口较宽,热稳定,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合适的电解液添加剂等。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,美国喷射推进实验室等对此有较为深入的研究。另外就是:以聚合物电解质代替有机电解质,在凝胶电解质中添加纳米惰性无机填料,固体聚合物电解质,日本大曹(DAISO)株式会社采用一种醇类橡胶聚合技术形成现有的固体电解液,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。
二、制造工艺技术:主要把握浆料分散技术,电芯一致性技术(提高电池一致性),电源管理系统。这里面涉及到很多技术问题,再此不做深入介绍,可以参见我发的一些资源帖。